第六十八章 点火!(2/3)

作品:《人类失踪,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

星的详细数据,光学望远镜必不可少。

第三,就是探测器本身的制造了。它不仅要具备极高的可靠性——毕竟一旦进入深空,自己就没办法接触到它了,还要具备极高的精度和灵敏度。

探测器自身能携带的燃料有限,必须要精打细算的用。多浪费一点,可能就到不了目的地了。

同时,在该使用的时候就必须要用,时间和用量一点都不能差,差一点可能就飞到别的地方去了。

第四,便是用于发射这颗探测器的载体。

再像是之前那样,使用飞船将其加速到一定程度,然后将其扔出去那种方式,在这里就不行了。

飞船能携带的燃料有限,能为其提供的加速也有限。

没办法,李青松只能像是人类世界发展航天科技那样,再度将火箭技术捡了起来,并且不是此刻星际导弹那种单级火箭,而是多级火箭。

只有多级火箭,才能将其加速到足够的速度,让其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到达地球。

否则,耗费个几十年一百年才能到,也就没了意义。

在保持着基地正常运转、正常制造的前提之下,几十万名克隆体夜以继日,殚精竭虑。

慢慢的,十台光学望远镜来到了洛神星周边,开始一刻不停的对内太阳系展开观测,精准测量每一颗较大天体的质量和密度等。

深空通讯技术也接连取得突破,最终,数台直径达到了100米,面积达到了约8000平米的超巨型天线在太空之中组装完成。

它们组成了一个平面,正好垂直于黄道面。

三台以洛神星为中心,组成了等腰三角形的巨型天线便成为了一个阵列,在地面通讯基地的配合之下,达到了直径等同于4000公里口径天线的效果。

在敌神星那里,李青松做了同样的布置,同样布设了三台巨型天线组成阵列。

精密机械加工车间里,数百名克隆体在设备的辅助之下,聚精会神的,以比当初在电路板上焊接晶体管更为细致认真的态度,一点一点的将探测器的各个零部件造了出来。

太空工厂之中,长度达到了230米,直径20米的超巨型三级火箭也慢慢组装成型。

且,不是一支,而是同时造了五支。

它们已经经过了多轮地面基地的试车测试,但对于整体,李青松仍旧没有太大把握。

这么大的火箭,连地球人类都没有造过。

于是李青松便打算进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人类失踪,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最新章节第六十八章 点火!,网址:https://www.888gp.org/352_352237/69.html